朗诵诗:
知青,问心无愧
孙国胜
我们知青,与共和国同年岁。
尽管今天的我们已经是白发鬓催。
但我们共同的名字——知青!
却始终融在血里,刻进骨髓,留在心内!
童年时代,我们嗷嗷待哺,正是憧憬美好和希望的花蕾。
在即将绽放的季节,却遇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雪打冰摧……
于是,知青,这个有着历史烙印的称呼伴随了我们一生,
我们的命运也从此百转千回……
家中有父母老小,身后有兄弟姐妹,
所以我们习惯了雨打风吹,扛惯了艰辛苦累;
走过了泥泞山路,背过了穷山恶水,
所以我们学会了宽容忍耐,理解了失望后悔。
那时候叫做“大好年华献农村”,
我们把青春扔进了茅草屋内——
拖着尚未发育完全的身体,
用简陋的农具日复一日地挖起东方的日出、干到月亮西坠……
那时最革命的口号是“青春岁月献边陲”,
我们广阔天地练红心、洒汗水——
煤油灯下,我们挤在一起抗拒着寒冷,
一支烟卷轮着抽,一杯苦酒共同醉……
总是浮现着外婆走路时颤颤巍巍的身影,
总是闻得到妈妈烹调粗茶淡饭时的香味;
为了回家,为了返城,为了年幼的弟弟妹妹们,
我们做了多少荒唐事,流了多少辛酸泪!
我们曾经高唱“自信击水三千里”,
我们也曾吟诵 “鲲鹏展翅齐天飞”。
到现在我们才深深知道:汗水拧出来就是命运交响曲,
到现在我们才真正明白:脚印叠起来就是人生纪念碑!
也曾笑过,也曾哭过,也曾咬紧牙关忍受过,
人生有过知青岁月,脊梁不会弯,膝盖不会跪;
也曾饿过,也曾痛过,也曾撕心裂肺思考过,
扬起过知青的风帆,酸甜不陶醉,苦辣不后悔。
多少酸甜苦辣,多少悲欢离合,
热血凝成方方正正的知青二字,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特殊群体;
多少负辱跋涉,多少不公挫折,
知青用赤胆忠心谱写的青春音符,在共和国的交响曲中激情放飞!
血里依然流动青春痕迹,歌里依然呐喊着风火电雷,
知青是共和国的一页记忆,发黄的是岁月,闪亮的是无畏;
心中永远燃烧执着信念,骨骼永远站立着无私无悔。
知青是共和国的一座大山,葱绿的是本色,不谢的是花蕾。
因为命运,我们可以说是对父母有过,却问心无愧;
因为生活,我们可以说是对子女有愧,却回首无悔。
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立起了坦坦荡荡的铮铮傲骨,
我们在天地之间写下的旋律,将千秋万代在共和国的旗帜上放飞!
尽管人生雨打,让我们知青走得遍体鳞伤,
尽管时代风吹,让我们知青走得身心疲惫。
面对祖国,面对父母,面对天地,
我们用走过的坚实足迹,大声宣告——知青,问心无愧!
2020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