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如果你的位置在麦田,就不要去留恋巴黎的街市”
──文森特·梵高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大地上,一片金黄的麦浪,两座坟,两座非常普通的坟。石头墓碑上刻着相同的姓氏:VAN GOGH。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这是一个在西方艺术史上常常见到的名字。
这是一个被人们说过成千上万次的名字。
文森特·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文森特·梵高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或许还有退路。
《麦田里的乌鸦》
《向日葵》,这个画家的特有符号,还是灿烂如中天的艳阳,喷发着生的渴望与爱的欲求——《阿尔的教堂》远不是一个地域概念的教堂在荷兰、比利时或是法国,它变成了一个浓缩着人类心灵归宿的象征——精神的天堂就像一个温暖的火炉,召唤着无家的孩子。
《夜晚的咖啡座》变成了一种等待,等待生命饶有情味的邀请,等待生命中可以承受和不可以承受和不可以也只好承受的轻或是重或是不轻不重——《星空》,那碧蓝的天上,星星不息闪烁着,在浓紫的暮霾中闪烁着——《燕尾花》在雷米的精神病院,在马赛,在阿尔,在巴黎,在法国——在人间每个角落,蓬勃,张扬,展现生命悠扬的风景。
矿工们、邮差、医生、画家、色彩商人、画商、农民、主妇、牧师、妓女、房东、房东女儿、病友、孩子——老百姓们,还有,法国南部的灼日,早晨的彩云和晚上的落日,山峦,橄榄树,还有酒吧,自己的卧室,自己的坐或是放颜料,放茶杯饭碗的椅子,自己的那双已经穿得变了形的、看不出原来颜色的旧皮鞋,还有精神病院的围墙院落,就那样,就那样和梵谷的绘画作品一道,留给了艺术史。